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初探

编辑日期:2021/1/28 作者/来源:韩梅 阅读: 【字体:

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语文焦庆靖

晋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提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古诗词,更是孩子们走进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的必经之路。因此,部编版教材对传统文化的篇目有所增加,加上国学日兴,全民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如何将经典古诗词传承下去,使其风采依旧,让其涤荡人心?如何让孩子们略知其精妙、略通其真意,从而吟诵之,品味之,乐此不疲?我想,首先不能让孩子们对古诗词望而却步,对此,结合平日所学和日常教学所得,我有了初步的想法和尝试。

一、 反复诵读,玩味音韵之美

从诗词教学的功利性来看,反复诵读的效果胜于繁琐的讲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出发,静下心来,捧一本诗词,反复吟咏,每一个文字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在唇齿间留芳。诗词的鼻祖《诗经》中的《风》,就是从当时各国采集来的极具原生态的民歌,正所谓“《诗》三百余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中国古代的诗即是歌,唐宋以来的歌行、律师、绝句和词,都是一种音乐文学。唐诗最讲究押韵,杜甫最精于双声叠韵的运用,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顿挫的诗风使他的诗读起来更富节奏感,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悲凉,亦如《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轻快。唐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音高低起伏,长短变化,外在形式上也呈现不同的美感,诗佛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似一支清丽的小曲;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如一首豪迈的壮歌。

相较于唐诗从学前就耳濡目染,宋词在五六年级课文的篇幅也逐渐增加,更有了小学生版的苏轼读本在广泛流传。宋词最讲究声律和谐,填词都有固定的平仄要求,词,有别于诗,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也更适合直抒胸臆的吟唱。因此,就有了苏轼在丙辰中秋思念弟弟苏辙时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传唱,在面对滚滚浪涛遥想三国英雄时,他吟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浑壮阔。在宋词创作上独树一帜的李清照,也在南宋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留下了千古绝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一定程度上,音律美促使古诗词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正因为古诗词读起来连贯、流畅,易于上口,才利于孩童记诵。所以,身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要将所教授的诗词熟读成诵,在孩子们初读古诗词时,不妨放手让他们反复诵读,用多种形式来读,可以吟诵,可以演唱,也可以配乐读。合适的配乐会与诗词相得益彰,记得蒋军晶老师在教授《送别》组诗时,开场让孩子们听民谣歌手朴树演唱的《送别》,让孩子们甚至众多听课老师们躁动的心很快安静下来,进入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情境之中。风靡一时的吟诵教学,让古诗词诵读返璞归真。之前听陈琴老师用吟诵教学法教授《诗经·王风·黍离》,引经据典,千载而下,无不回扣到主题,或沉吟低诵,或长歌当哭,那一句句“彼黍离离”,真可谓荡气回肠,道尽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无限忧思。下课之后,孩子们仍沉醉其中,不知今夕是何年。根据古诗词作者的地域特点,用当地方言吟诵古诗词,原汁原味,也别有意趣。戴建荣老师用吴侬软语吟唱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比之抑扬顿挫的朗读腔调,吴侬软语更能表达陆游心中的愁怨,听起来哀婉动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 由象造境,体会意境之美

著名小语专家王崧舟老师说过:“诗意是‘意象’和‘情趣’的结晶,诗意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境界”。所谓意象,就是文艺作品中客观物象与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以具体诗词教学为例,我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时,引入了大量含有“月”的诗句,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这些诗词当中的“月”就是意象,它寄托了诗人们浓烈的思乡之情。月亮的阴晴圆缺总是关乎人们的悲欢离合,这里有羁留他乡、想念至亲的游子,有国破家亡、望月兴叹的帝君,还有客居异地、渴望一展抱负却怀才不遇的英才,他们都在相同的月夜,望着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抒发心中的愁思。此时,月亮仿佛通了人性,化为知音,以缕缕清辉回应着地上的望月之人。

在苏轼眼里,月亮一开始是“何事长向别时圆”,他埋怨:月亮为什么偏偏在我思念弟弟、不得团圆时这么圆、这么亮呢?他辗转反侧,觉得月亮一直在明晃晃地照着他的无眠,拨动他的心弦,继而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便又释然了。天性乐观的苏东坡不会愁肠百结,于是就向着明月,对着远方的至亲好友送去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孩子们初识意象后,由象造境,古诗词当中的情境就出现了。至此,再与孩子们有限的生活体验相勾连,辅之以同主题现代诗文的拓展,自然就引“生”入“境”了。

相比较而言,组诗教学更能体现意境的完整性。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都是童趣诗,童趣诗大多以儿童为主体,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好似一曲曲动人的田园牧歌。古时候的孩子们或傍桑阴学种瓜,或将晓冰当银钲,或横坐牛背吹短笛,一个个富有烟火气的镜头在学生面前呈现,那一群懵懂孩童,在田野乡间嬉笑玩耍,那一张张笑脸纯真无邪,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孩子们怎能不心生向往?就这三首还不够,可以与之前学过的《池上》《所见》相呼应,再拓展几首浅显易懂的童趣诗,如《清平乐·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全方位展现古时候儿童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三、 知人论世,感悟情感之美

“诗言志,歌咏言”,小学中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进入五六年级,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教学古诗词自然要研究作者,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方可知人论世、体悟此中真情意。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示儿》时,我深知孩子们已经熟读成诵,而且在各种工具书和辅导资料的帮助下,诗意也了然于胸,他们觉得这首诗太简单。我却要把这种自以为是的简单变成深刻,但不能深奥。首先,我带着孩子们回顾单元导语,读读艾青说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你能从这首诗里体会他这句话的含义吗?然后让孩子们交流课前搜集的陆游的生平资料和《示儿》的写作背景,再读读古诗,静静思考之前的问题,最后,一起聊聊这首诗,孩子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无一不是围绕“爱国情”在谈自己的想法。这时,我引导他们回顾自己读过或背过的陆游其他的爱国诗词,他们提供了《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增加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激情朗诵过后,仍回到《示儿》,回顾陆游一生,体会这首临终绝笔饱含的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其中有国家尚未统一的遗憾,有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还有对“王师北定中原”的殷切期盼。再读《示儿》,心中涌动的情感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这也为后面两首同主题古诗《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奠定了感情基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在读到“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时,有学生联想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使教学难点不攻自破。在三首诗的教学完成之后,我又让孩子们比较这组爱国诗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之处,在多方引导之后,我们得出了结论:《示儿》是“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题临安邸》是对南宋朝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讽刺,《己亥杂诗》是对社会变革、人才辈出的渴望。至此,思维的多元与情感的纵深再次体现,加上之前学过的《少年中国说》,一颗承载着千秋家国梦的爱国种子已在小小少年的心中播下。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带领孩子们从儿童迈向少年,从《声律启蒙》中富有韵律的对韵歌开始,到轻叩中华古诗词的大门,窥见祖国古典文学的风貌,承袭古人高山景行的风骨。我们一起吟哦赏玩,品个中滋味,知人论世,入情入境,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欲罢不能、一探究竟。希望在海量诗词浸淫中成长的他们,从少年走入青年时,能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待阅尽世事之后,顿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仍会怀揣梦想走天涯。我想,这一切,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