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

编辑日期:2021/1/28 作者/来源:韩梅 阅读: 【字体:

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能够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能够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能够作为面如何做人的镜子, 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段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体会。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期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个性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资料 ,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 ,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是教师得出结论,新资料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堤,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资料重述遍。 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 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但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实,在当时那种状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决定他们对新资料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资料时,他们就应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到达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用心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资料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 ,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此刻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 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资料的本质,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 探索者,用心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以前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 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完美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 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