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一点思考

编辑日期:2020/12/2 作者/来源:韩梅 阅读: 【字体:

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   刘玉洁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培养哪些道德规范呢?国外的心理学家将这些答案大致划分为三类:第一是亲社会关怀,第二是避免伤害他人,第三是遵守规则的个人义务。
    在中国,最能体现利他主义品质的榜样人物就是雷锋。正确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做好小事、以诚待人和感恩助人。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利他主义品质的发展是有一定阶段性的。从整体上看,婴幼儿主动满足他人利益的自我牺牲行为相对较少,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分享、助人的亲社会行为才会越来越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具备对自己情绪体验的洞察力和对别人感受的理解力,会主动在行为上关爱和帮助他人。
    在价值观建立的感性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层层拓展,形成一个人立于世界的精神体系。在雷锋精神中,做好小事、以诚待人、感恩助人着三个最为人称道的内涵对应了这三种基本关系。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真正的亲子之爱不是没有分离,是让双方始终都感觉被重视、接纳、责任和关怀,这样孩子不断积累足够多德美好经验,统合分离与爱护这一对相反事物,不让分离桎梏朱自己渴求长大的身体。

身体自由大致可概括为一个人对于终生保持运动活力的能力、信心、渴望。
    能力,指一个人的身体可以协调、有效地参与各种各样的运动,完成相应的动作,灵活且听使唤,能够在运动中协调地跑、跳、躲、踢、击、滑、游、平衡等等。这种能力通过从小获得足够多德玩耍机会和运动指导可以获得。
    信心,是指人知道自己有能力参与各种运动,相信自己可以享受运动乐趣,理解各种运动之间的共性,跟伙伴相处融洽自在。信心通过能力的提升和周围人的支持而获得。
    渴望,是指一个人对运动有热情,能深切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对运动的态度是积极的,总是想尽力做到最好,并且渴望积累运动中美好的体验。
   “空心病”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徐凯文博士杜撰出来的一个词语,用来形容一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孤独、厌学,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要想远离“空心病”,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孩子不断发现生活里的真善美,并在探索中体验到幸福和身心的愉悦。
    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进入全神贯注的忘我状态,时常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和周遭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用一个词汇——福流(flow)来形容这样的境界。根据他的研究,能产生或沉浸于“福流”体验的活动通常具备三个外在客观条件:
   清晰的目标:指导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会什么样的结果。
   及时的反馈:在做事过程中,能够获得准确、有意义和快乐的反馈,这些能激发人们完成事情的强烈动机。
   技能和挑战的完美匹配:活动的难度不能低到让人们感到无聊,也不能高到让人们过劳而无所适从。
    清明应该如何祭祖?我想到了春秋时期鲁国人林放与孔子之间的一次对话。林放问孔子“礼”的本意为了什么。孔子回答道:“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礼是反映人内在的情感、美德,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必铺张浪费用以炫耀,节俭为好;礼未必十全十美,只要能引发哀伤之情就好。在孔子看来,礼未必需要那么多复杂的格式,更无需夸张的奢靡攀比,而是内在怀有的对先人的真情实感。怀揣敬畏感恩之心。如何唤醒真情实感呢?《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句话: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心怀慎终追远之意。《论语.学而》中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祀先祖,跟孩子一起感受死亡,感受到虽然人已经死亡,但是他不死的是什么,从而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开展清明节教育活动,首先要指导清明节有两个核心意涵,一是节气,二是节日,所有的活动大体与此有关联。清明节从其原初意义来说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为什么叫清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万物生长的“清洁而明净”根源于这一时期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气温慢慢升高,雨量逐渐增多,带来了万物生长,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美好的节气也带来好心情,踏青、游戏、放风筝等活动随之而来,人们因此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愉悦心情。
    但是,清明节更深层的内涵在于第二点——节日,它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等八个重要华夏节日之一。为什么这么重视,或许还与清明节的寓意有关。清明节是冬至后第108天,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有很深的含义。
     为什么家庭故事能够传递这么重要的信息、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人们记住的并不只是故事本身,而是在决策、行动和情感中包含的精神、价值和信仰。相比于人的行为和外在成就,精神、价值和信仰才更接近一个人真正的定义和内涵。在家庭故事里,听众可以找到“他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家人的经历定义了每一个“我”的过去和现在,而千千万万个“我”汇聚成了一个国家。
    何谓国际公民、国际领袖呢?在我看来,就是能看清世界的现实和现状,能理解和包容自己和他人的异同,共同合作、走向未来,甚至带领很多人塑造未来的人。
    谦卑。我接触到的不少家长都说,这一代的孩子在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宠溺之下长大,生活中看似什么都不缺,可是和过去生活在物质匮乏条件下的孩子相比,似乎又缺了那么一点儿什么。缺的那一点儿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正是一份对生活的谦卑和敬畏感。对他们而言,一切都理所当然、唾手可得,世界也以他们为中心旋转。其实,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和潜力,比如尊重和礼貌、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好奇心、艺术创作的无尽灵感,都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谦卑。只有当人看到自己的渺小,看到给予自己生命的那种力量的宏大(无论你管他叫作神、家族、世界、自然进化,还是其他什么),才会懂得尊重、不断求索、歌颂与创造。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独立做事是特别幸福和快乐的体验。为什么长大了以后却不愿意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了呢?孩子是如何从渴望自己做转变为渴望别人为自己做的呢?在我看来,是家长剥夺了孩子获得自理和负责的感觉,因为他们认为看书和做习题笔体力劳动更有价值。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孩子在动手做事情的时候,能刺激脑的活动支配能力,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而且,在孩子和家人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彼此合作,能够产生愉悦的体验。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考试分数。明智的父母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有责任心的成人,必须从孩童时代开始培养。而劳动便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好方式。生产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生命。这是劳动的根本佳慧。世间的美好生活都是经过辛勤劳动获得的。劳动对孩子的发展有多方面益处,例如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等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劳动也是体验世界的过程,在劳动时需要专心致志来完成目标与任务,这将有效地促进孩子专注力的发展。一些整理类的劳动对孩子秩序感的形成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劳动还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时参加劳动的人比那些不参加劳动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哪有什么天生的聪明,人都是在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中,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协调配合下,才会生成更多的智慧,拥有更灵动的思考。

所谓责任心,就是持之以恒地履行。
    真正会“宠”孩子的家长,不是包揽孩子的生活,而是在她人生最美的时光里,赋予它一双勤劳的手,造就他独立的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后长长的一生中,他才可能轻松自如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对孩子来说,劳动不应该是惩罚的工具,不是避之不及的苦差事,不是学习的对立面。劳动能够赋予他们的,不仅是强健体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更是感知生活、领悟成长的过程,相信这是一份珍贵的节日礼物,更是一项令人骄傲的成就。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可以单独起作用的,必须要把各种教育结合起来。实际上,劳动和德智体美都是有关系的。首先劳动教育里有做人的教育,劳动可以带来美好的生活,劳动的成果可以为别人服务。劳动和智育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常说“心灵手巧”,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智慧产生在指尖之上”。当然劳动和体育的关系更密切,能够强健体魄。而通过劳动产生的成果,其中也有美德力量。所以,不论是情感教育还是道德教育,都要和劳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劳动就变成一种苦役,就变成被动的、指令性的活动。劳动的创造性是要贯彻在劳动教育当中的。如果劳动不能带来创造,劳动就会失去价值,也不会让孩子产生兴趣。要让孩子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之后,能够看到劳动的创造性成果。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是孩子份内的事情,家长就不应该给钱。本来要花钱做的事情,如雇一个工人来剪草坪、刷墙等动作,如果孩子愿意承担,就可以给他钱。付费给孩子,家长还要检查他工作的质量及是否全部完成,等等。从小参与这种劳动,对孩子是很好的锻炼。
     整个真实人生就是相会。——研究“我——你”关系,提出“相遇”哲学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马丁.布伯曾这样说。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无法省略的一种亲密的关系,而在心理学家苏珊.坎贝尔看来,亲密关系通常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浪漫期、权力争夺期、稳定期、承诺期、共同创造期,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美国心理学家米哈伊.齐克森特米哈伊说:人与动物有一项区别,重要性可能不亚于语言和直立姿势,就是会以各种方式彼此压迫、剥夺......“权力”就是利用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能力。
    做了父母,这种特质仍然会支配他的教育行为。但很多父母并不一定有这样的自我觉察,让孩子听话时,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动机是无懈可击的:“你没有完全发挥潜力,但我能帮助你,我都是为了你好!”
   如果用一种积极的语言来表述,可以说亲子之战是父母与孩子在家庭关系中体认自我、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透过他人的反馈来确认彼此关系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是亲密关系达成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家庭中的一种演练。亲子之战,或可帮助每一个人思考与他人、与环境互动的各种问题,完成对社会规则的解构与建构,突破自己的困境,达成更高程度的成熟。不能否认的是,父母还是要先行动起来。
    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需要“全神贯注”的功夫,包括:
    停——暂时停止进行中的工作,注视对方,提供孩子表达感受到的时间和空间。
    看——仔细观察孩子沟通时非语言的行为表现,如脸部表情、音调与速度。
    听——听孩子说什么,同时,传递“我正在听”的讯息,适时给予孩子一些反应,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不好好说话常导致亲子间平地起波澜。
   语言如何引发痛苦和伤害?一是我们可能会基于自己的需要而随意评价。二是回避自己的责任,让对方为自己心愿是否达成而产生的情绪负责。亲子沟通良好语境的创设,需要父母从自己开始先好好说话。首先,客观描述事实,而不随意评价。其次,敏感觉察双方的感受并表达,以激发共情,达成心与心的交流。再有,具体提出请求,而非简单发出命令。最后,多用“我”作主语。研究表明:当谈话中充满了“你信息”时,人们的反应就会是消极和防御的。而如果用“我信息”,引起防御性反应的可能会小得多。
     孩子应该在体验中长大,不应该在说教中长大。通过各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这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验是一种个体的心理活动,让孩子的内心具有强烈的驱动力,促使他们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认识周围事物,获得亲身感受,才能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失败也是一种体验,它能培养孩子在失败中寻找、发现、反思,促使孩子积极改正缺点,达到与体验成功相同甚至更好的教育效果。母亲要学会示弱,你推在孩子后面,聚会发现孩子的海阔天空。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推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为人父母,为的是付出和欣赏一个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