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我的教育心》读后感

编辑日期:2013/7/8 作者/来源:贾东琴 阅读: 【字体:

在今年学校的校本培训之读书沙龙活动中,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我的教育心》,感受颇深。在书里并没发现李老师那深奥的教育理论,更没有被他的理论架构困在书中读不下去,就像他坐在对面与你促膝交谈,更像他说的:“教育没有那么多的花样,没有那么多的特色。特色不是包装或打造出来的,而是需要实践和时间自然而然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镇西老师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让自己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就是贯穿李老师教育生涯的质朴的教育思想,朴实无华、真情实感。

在这里就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1、和学生一起成长体验成长乐趣,就可以拥有一颗快乐之心!全书中贯穿一个主题:反思、乐趣。李老师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经历,告诉同行: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会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现实生活里,教师感觉到苦和累,的确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很忙、很累,但忙和累是现实,关键是要像李老师一样,从忙和累中体验到乐趣,和学生一起经历、一起欢乐、一起成长,就是师生交往的最高境界吧。 

2、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第一,有爱就有教育。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第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做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做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第三,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3、督促自己阅读,加强写作。李老师已经在实践“要把阅读当做一种生存方式,或者说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呈现方式。”书中谈到他从赠书到借书的原因:“现在我都是借,规定时间归还,并且要求在书上勾画批注,要有阅读的痕迹。以后这些书读的人多了,就会留下不同老师的批注,这本书就变得更有价值。”李老师实现了从自己读书到带领更多的人读书的目标。

他在本书中提到,经常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感受,就是总结、提炼教育智慧。在这方面我做得很够,主要是我写作的量远远不达标,定教育故事、教学研究的数量少,写作的篇幅短小等,这些方面有待我今后的进一步地改进。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我的教育心》是李镇西在教学长河中跋涉的成果,没有对教育的爱,就不会有足以令人动容的这许多案例。教书育人,说的容易做的难,李镇西做到了,我呢?我们呢?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学习李镇西老师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吧,学习他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学习他乐在其中的好心态。这样以来,我们每个普通教师,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