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面美的镜子——读《教师的体态语言》有感

编辑日期:2013/7/7 作者/来源:李璐 阅读: 【字体:

     曾看过一篇李振村老师的文章,名字叫《雕塑心灵》。喜欢李振村老师的文笔,喜欢他笔下的田冰校长,我喜欢她的那句话“是牡丹就让他尽情绽放,是小草就让他蔓延满眼的绿意。”这句话对我印象很深。暑假前学校发来崭新的书籍,其中就有李振村老师的新作《教师的体态语言》。16万字的著作,我一下午就读完了,李振村老师运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和一些名师上课的照片和手绘图片为我们撩开了教师体态语言的“面纱”。读起来饶有兴致的同时,学到了很多,引发我的共鸣。
  李振村老师作为资深的教育记者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执行主编,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听了很多语文名师的课,他敏锐地捕捉到名师们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熠熠生辉。让我等不能亲眼所见名师风采的人学到很多。李老师分章别类详尽地描述了教师体态语言的特性:符号性、说明性、表露性、调节性、适应性,并运用实例进行解读,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系统地了解教师体态语言的重要性。诚如李老师所言:学生与老师相处时,不仅在“察言”,更在“观色”——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细致入微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我很欣赏我们组汪老师的教学风格,她的体态语言就运用得很恰当,听她的课如沐春风。她上课就喜欢走到孩子中间,把全班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一起做律动,动作自然和谐,并配以亲和力很强的语言,让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要培养一双音乐的小耳朵”“你可以慢慢思考,但不能不思考”“我们在心里默默演唱来支持他”她说这些话时,那表情那动作不仅让孩子们聚精会神,让听课的我们也精神大振,很享受。
   李振村老师在论述教师体态语言的基本特点中指出体态语有控制性、选择性和学科性。特别是第三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有同感。在我的语文课上,我和孩子们有一系列特定的默契的动作,既李振村老师所说的“非词汇性语言”。我们班孩子才二年级,从一年级开始,上课前,我就喜欢微笑着用眼睛看着孩子们,特别是一些小淘气,并告诉他们老师眼里的DV机打开了,现在就开始拍摄了,谁的目光和我的镜头对上了,就拍摄成功了。孩子们马上就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注意力高度集中;孩子们集体朗读时,我喜欢用手指比划出零、一、二、三的手势,他们就知道要控制好“嗓音”的音量,或大或小,这样不仅能避免喊读,保护孩子们稚嫩的嗓音,还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在李振村老师的书中,我知道这都是教师适应性体态语言。是在积年累月的教育生活中,教师形成的自己的身体动作风格,也可以说是自己的教学风格。李老师告诫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这种习惯性动作文质彬彬,优雅从容。也许正如李老师所言也许多少年后,我们留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一些惯常的经典动作,而我们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早已被孩子们淡忘了。
   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我们老师的穿衣、打扮如同言行举止一样重要。不能太新潮,不能太随意,不能太守旧,一切都要有中庸之道,要得体雅致。因为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学生是教师品格最严格的评论家,不仅影响他的现在、未来,甚至是一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广博的知识,还应有重要的一点,正如李老师所言:锤炼自己的体态语言,全方位提升个人魅力,以美丽优雅的姿态进入学生的世界,以一种深受欢迎的方式在生命田园里播下情感和真理的种子。

刘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