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课程的评价

编辑日期:2011/7/4 作者/来源:高晓娅 阅读: 【字体:

本章摘要: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本章首先通过新旧课程评价理念的比较,显示出新课程评价体系因为其拥有的优势,取代旧课程评价成为必然的趋势;其次,分别介绍新课程评价中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科书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

 

第一节  中小学课程评价理念的变迁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

课程评价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评价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评价的理念和操作范式也随之改变。自19世纪以来,教育界在课程评价定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泰勒认为“评价是查明已形成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在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课程评价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英国课程专家凯利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估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 美国课程论专家比彻姆认为,课程评价包含判断课程系统的效果和所规划课程的效果的那些必要的过程。

此外,美国出版的课程方面的教科书倾向于给课程评价下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学校课程》认为评价是一种系统的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帮助教育者理解和判断结果,确立改进教育过程的方式。评价在性质上可以是形成性的或总结性的,可以遵循定量的方法和定性的方法。评价在课程编制中起着一种中心的作用,评价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为证明课程是否很好地达到其目标提供了依据。

上述定义分别论述了课程评价的功能、对象、方法和程序。国内倾向于将课程评价定义为: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国内定义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评价看作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倾向于多样性;第三,评价的对象涉及到计划、实施、结果等诸多课程要素,将教师、学生、学校等要素都纳入评价体系中。

二、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评价方式

自从1949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重大的课程改革,尤其是1980年以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旧有的课程评价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阻碍了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因此,正确分析我国课程评价的现状,审视评价现状与新课程评价的距离,确立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就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优先解决的问题。

由于课程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贯彻实施,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检验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教学评价机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向导,特定的教学评价指标往往会影响甚至支配着特定的教学行为。因此正确认识传统评价机制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改革现行的课程评价模式。《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同时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可见,改革原有的评价机制是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之一,而了解原有的评价考试制度的弊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一)过分注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运转,因此其评价的目的和功能仍然是传统的选拔与甄别,其重心一直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有人形象化地将我国的课程评价比喻为一把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面进行筛选。结果是少数人留在筛子上面,成为成功者,多数人被筛下去,成为失败者。这种评价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知识在急剧地膨胀、不断更新,原有的以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不断受到挑战。而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身心品质,从而达到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目的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主流。这种潮流迫使教育界在转变课程功能的同时,加快评价功能的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仅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以及方法与策略和品德形成,同时关注随之而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现代意义的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使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

(二)过分关注成绩评定,忽视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成就一直以来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围绕着提高学生的成绩组织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就使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流于形式,学校的着眼点是智育,尤其是智育中的学习成绩。其结果是评价学生的好坏完全按照考试成绩,使许多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才能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会损害到学生的发展。

同时,以成绩评定为基础的旧的评价模式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因此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还妨碍甚至扼杀了学生特殊能力和才能的发展,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三)片面追求定量考核,忽视定性与定量考核的有机结合

自古以来,在人的评定问题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是比较流行的做法,这种评定方法较为科学合理。但是,自从恢复高考以后,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造成了千军万马争上高考独木桥的局面,这使得在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面忽视了定性评价,将学生成绩这个定量评价作为评价的惟一指标。随之而来的是过分注重分数、注重等级、注重量化,造成了班级、学校、家庭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学生按分数排队。造成了评价的不公正,损伤了多数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学生被迫按照分数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有的将自己的劣势与他人的优势进行比较;评价方式上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例如,美国马里兰州,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多人组合的方式进行的。在英美等国家,学生和家长还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学生还可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但是在我国,现行的评价模式使政府、学校、教师在开展教育评价时倾向于采取“他评”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评价的自主权。使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欢迎,或者处于“例行公事”式的被动状态。

阅读材料5-1:中学生作文正蜕变成一种新八股文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和中学作文?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中学师生几乎都在随着高考“指挥棒”转,为了升学意义上的不误人子弟,他们必须如此,且只能如此。所以,要解读目前的中学生作文,就不能绕开高考作文这道坎儿。

近些年稳定下来的高考话题作文题型,受到中学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社会舆论和主流媒体给人这样一个感觉,该题型似乎成了自高考制度改革以来,经过20多年探索而找到的一种最好的作文考试题型,并且大有将话题作文进行到底的趋势。历史经验多次告诉我们:多数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作为一名一线中学语文教师,我对当前以应试作文为训练中心的中学作文教学深表忧虑。

首先,话题作文大大缩小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外延,客观上鼓励了学生写作“偏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急剧向单一化方向发展。记得以前的高考作文备考,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各种文体都不敢马虎。而现在呢?学生只要擅长一种文体,就可以在高考作文中游刃有余了。

 高考话题作文考题形式的稳定,使话题作文迅速僵化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学生作文正在蜕变成一种新八股文。笔者在所带班级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论每次布置什么样的话题作文,部分学生总是一成不变地写成书信体,总是以交心谈心的口吻,联系虚构的对方的错误思想,把话题材料的主旨溶解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亲切话语之中,给人一种感情真挚、形式创新的感觉,每一次都令我不由自主地给他高分,因为这样的作文在高考中就应该是高分。还有的同学总是写成童话。大多数同学总是写成一定模式的议论文。一个班的学生作文整体上看起来形式多样,百花齐放,但从每一个学生个体来看,基本上每次都是固定地克隆着自己擅长的同一种类型的作文。八股文之所以被定为科举取仕的规定文体,我想当初它肯定是很优秀、很经典的,但长期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一种模板,就变成了有“八大罪状”的令人望而生厌的文体。依此观之,话题作文能例外吗?

其次,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高度技术化,学生作文与做人脱节,思想与生活剥离,内容大都空泛虚假。美国的作文教学不一定都比中国好,但他们的做法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一位叫德优的教师给她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访问一位真正从事那个行业的人,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并在班上演讲。这道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未来,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思索自己的人生理想,做、思、写有机结合,综合培养了学生调查、抉择、思维、交际、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因课业负担过重和应试压力,常常是用范文引导学生,用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很少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生活,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写起作文来纸上谈兵,看起来慷慨激昂,很有章法,也很有文采,但实际上掩饰不住内容的苍白、空洞、做作和虚假,学生习惯于以唱高调的方式来表现道德理想,以沿用成习的有固定象征意义的符号式的事件来表现脸谱化的人物,结果丧失鲜明的个性,写出来的文章如枯枝败叶一般,缺少生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无法体现青少年应该具有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

 以上看法或许有些偏颇,对中学作文现状的解读颇有些异类,但倘若能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则我心足以有理由感到欣慰了。

三、中小学新课程评价中的新理念

解决传统课程评价问题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起课程评价的科学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的理念具体表现如下:  

(一)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和提高为终极目的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评价过程中应该体现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良好思想品德,能够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指导学生锻炼自己的健康体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目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因而课程的评价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关注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强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评价真正起到帮助“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的作用。

(二)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评价作为一项活动,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只有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协商,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给多次机会,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其实,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不矛盾,只是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实践证明,如果重视了过程性评价,就会发现终结性评价成绩会更好。

   (三)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应该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新课程评价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更加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例如,美国许多著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与学业成绩相关的奖项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而对学习成绩的评价则放到了第二位。日本对小学生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学习情况、品行与性格三个方面。英国则在1999年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传统的学业成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多元智力理论对迈克尔·乔丹和比尔·盖茨同样是成功的论证,再一次使评价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这一点也已逐渐在世界各国获得认同。

()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重视过程,强调评价给多次机会,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其实,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不矛盾,只是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实践证明,如果重视了过程性评价,就会发现终结性评价成绩会更好。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人盲目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的代名词,于是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淹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也简单化了或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短文(选题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英国则强调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和行为记录的方法。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五)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真正促进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因此,近年来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存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第三节   中小学新课程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和重点。新课程体系要求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方面改变长期以来以学生成绩和成就为惟一的评价依据的陋习,使评价真正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因此,要求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中小学新课程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和掌握情况,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发展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是几个方面:

1、道德品德方面。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新、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2、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等。

3、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与观点,能评价与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与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4、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的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良的个性品质。

5、学科学习目标参见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学科目标不应该和一般发展性目标割裂开来,特定的课程目标是最终实现一般发展性目标的出发点,一般发展性目标最终是通过各学科目标实现的。因此一般发展性的评价是建立在学科评价的基础上的。

二、中小学新课程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工具和方法

在确定了评价目标和内容之后,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的选择、使用的完善正确与否决定了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由于新课程体系强调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多元性,因而多元化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就是一种必然。目前国内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多种多样,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考试、表演、产品、论文、答辩等质性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由于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它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能够客观、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相比之下,量化的评价方法则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结果。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希望借此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成长记录袋

1、什么是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也被一些学者翻译为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2、成长记录袋的类型

一些教育者将成长记录袋划分为过程型成长记录袋、目标型成长记录袋、展示型成长记录袋、评估型成长记录袋等多种类型。

通常,成长记录袋的形成包括明确目的;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技能;确定评价的对象,在什么年级水平;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频率;调动学生参与;确定评分程序;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等几个步骤。

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通常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例如,关于写作学习的成长记录袋,就包含了从头脑风暴式的大讨论记录开始,第一份提纲、早期草稿、修改过或再次修改的草稿,以及最终作品等。

3、成长记录袋的作用和应用范围

成长记录袋的主要意义首先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因为学生有权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特别是在作品展示或过程记录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其次,成长记录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

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评价目的不同、记录或收集的内容不同,便可以应用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同方面。例如,成长记录袋可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具体技能的习得或整体发展评价均可)

(2)与学生全面发展(如品行发展、兴趣发展、习惯养成等)相结合;

(3)与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相结合;

(4)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

(5)与教师成长、师资队伍培养相结合;

(6)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等等。

4、应用成长记录袋注意的问题

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①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由个别教师评分,还是由教师小组评分;由学生自评,还是同学互评等。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方式,需要根据评价的目的以及评价者的能力来三思而定。②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是以项目评比,还是以整体评比;是评分,还是评等级;各项目是否含权重,权重又是如何确定等,也是成长记录袋评分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③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这涉及如何科学处理评价结果的问题。建议评价结果报告的呈现,除了数量化的评定,更应该有文字描述部分的评价、分析和建议等。评价结果呈现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学校,也可以是家长,这根据评价的目的来定,但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需要考虑,是否将成长记录袋内的部分内容或作品作为证据,配合结果报告一起呈现。

此外,在使用成长记录袋时还要注意在不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前提下,精选放入成长记录袋中的产品并采用合理的评分方式进行评价,使成长记录袋真正成为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工具。

阅读材料5-5   作文成长记录袋的运用体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为评价学生的作文而苦恼。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一盏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提倡如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情景测验及成长记录袋等一些质性评价方式。于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当然,为学生建立作文成长记录袋并不是仅仅把学生的作文收集起来放在一起那么简单。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一个作文学习记录袋,主要栏目有:小慧眼、采蜜集、妙笔生花、金色话筒、唠唠叨叨、自我对话、成长足迹等。平时,学生把它摆放在教室的专用架上,期末进行总评定。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作文成长记录袋是真正立足于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趣”为先导,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习作的兴趣和自信,以前我们往往只重视素材的选择等,其实它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习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这一点正是我们过去所忽略的。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过去学生的习作都是誊写在学校统一的簿册上,由教师打上成绩,写上简单的评语。这样的评定程式化了,哪还有什么情趣可言?使用成长记录袋后,学生把习作打印在纸上,并且可以按各自的喜好插上一些小图案。这样既便于收集,又方便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特别是随时可以张贴在墙报上或挂在班级网站上。这种无拘无束地交流解放了学生的心理,自然而然地生发了习作的兴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二、以“过程”为中心,提高习作的能力

新课程指出: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学生拿到作文本就会迫不及待地交头接耳议论分数,完了就再没了声响。我常常疑惑地问自己:老师废寝忘食,埋头伏案为学生改作文,有多少学生能体会?叶圣陶先生也曾痛心地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可以说是对传统作文教学弊端的正确反思。那么如何通过评价使学生普遍地提高作文水平呢?使用作文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就是个极好的方法。它体现在:

1、评定意义更深远

成长记录袋评定的主要意义首先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新课程标准解读》)。一个学生在“自我对话”中写到:“以前我总是怕作文,现在不怕了,因为我懂得了‘生活即作文’。看到我的记录袋越装越满,我也越来越有信心了……”可见,作文成长记录袋的评定不仅仅是对学生某篇习作的评判,而是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是对其进步的连续考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可能欣赏不到美文佳篇,但绝对可以看到一个求知者的足迹。

2、评定内容更丰富

在传统的作文评定中,往往是“一篇定音”。而成长记录袋则不同,它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有学生的作文成绩——“成长足迹”,有观察记录——“小慧眼”,有妙词佳句摘抄——“采蜜集”,有得意之作——“妙笔生花”,还有小伙伴的评价——“金色话筒”、来自家长的关注——“唠唠叨叨”等等。由此我们可知,作文成长记录袋不仅关注学生的作文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成长记录袋也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时学生根据自己所需在相应的记录纸上进行记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有个学生在观察记录上这样写道:“59日,今天,我给门口的小树浇水,忽然发现那棵最大的黄杨上长满了虫子,那些虫子小小的,挂在叶子上一晃一晃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灰色的脏东西呢。我赶紧叫奶奶喷药水。”这里学生是选择记录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是重要的决策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透过这些记录,我们还看到了更另人欣喜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使他们得以全面发展。

3、评定的主体多元化

 “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雅斯贝尔斯)“学生写作文,教师评改作文”,一贯如此。这样的后果呢,学生消极被动,作文缺乏兴致……成长记录袋打破了教师垄断的单一评价的现状,取而代之的是由教师、家长、学生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教师每天请学生有选择地上交考核内容进行评价。家长呢,每隔半月对档案袋的内容发表意见,提出希望。教师和家长评价时都要以赏识为前提,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体现评价的主要目的——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有位家长在“家长寄语”中写到:“加油!儿子!成功离你不远了!”这种富有激励性的语言给了学生极大的鼓励和满足。儿子在观察记录上写:“经过观察,爸爸变了。以前老说我学不会,不争气。现在我的作文得了“优”,他可佩服我了!”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评改评改”,会评就能改,会改也是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经过阅读交流,并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评价,写好相应的评价表。习作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在评价中发展。

 “教育即成长”,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牢记这一点,课改的路才会越走越通畅。

(二)表现性评价

1、什么是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最初源于心理学和企业管理领域,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特定任务的外部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需要学生自己创造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展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从规定好的选项中选择自己的答案。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真实的问题情境,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的问题。

2)具有多重评价标准。

3)关注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4)其任务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2、表现性评价的类型

1)结构性表现任务

结构性表现任务是指评价者事先精心设计并制定的、相对比较简单的表现性任务。通过学生完成这种任务时所开展的活动及活动结果的评价分析,可以较为清楚的判断学生在某一知识和技能领域基本的发展状况。他可以是纸笔表现,也可以是非纸笔表现。在纸笔表现任务中,经常涉及到“设计”、“建立”、“创立”等行为动词,如设计一个模型、写一篇散文等。

2)口头表达

是指要求学生以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来完成的表现性任务,如课堂演讲、辩论等。

3)模拟表现性任务

是以配合或代替真实的情境,局部或全部模拟情境而设立的表现性任务。例如社会学习中的课程,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法庭、招聘会等。

4)实验或调查

5)创作作品

6)完成研究项目

它要求学生针对未研究课题开展研究,运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完成特定的研究项目。

3.表现性评价中注意的问题

表现性评定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展示的作品来评价学生,是基于评分规则的一种质性评价。因此,表现性评定能否用于学生评定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表现性评定的信度和效度,保证表现性评定的客观和公正。表现性评定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表现性评定要与课程与教学相整合

  只有将表现性评定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一部分,我们才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不同于过去将评价排斥于课程与教学之外或将评价视为外在的监控的传统评价观。表现性评定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一部分将推动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保证课程与教学的良性循环。而且,表现性评定贯穿于整个课程与教学,可以随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操作目标中的内容与学科内容相整合

  操作目标中的知识内容必须与教师所教的内容相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将操作目标的内容与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来达到操作目标。实际上,将操作目标的内容与学科内容相整合就是教师将抽象的操作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教师理解和运用表现性评定的过程。

  (3)表现性评定要关注学生的交流和自我评价

  在表现性评定中,学生既是被评者又是评价者。要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交流,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之前充分理解操作目标及评分规则的内涵,明确学习任务应达到的水平。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表现性评定的意义,明白自己的现有水平与期望水平的差距,从而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是表现性评定的一个重要目的。表现性评定认为评定是促进学生提高的手段,学生要学会利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来提高自己。同时,自我评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又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4)教师必须接受专门培训

  表现性评定需要教师明确操作目标,构建评分规则,指导学生完成真实性学习任务。因此,教师不仅要转变思想认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学生评定技术和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接受专门培训,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方法和策略。

  表现性评定通过学生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或学业成果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运用,不仅为学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学业进步提供了机会,也为教师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迫切需要新的评价方法。毋庸置疑,表现性评定是一种值得我们关注、有价值的新的评价方法。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并将其与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