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与“不敢”

编辑日期:2008/2/1 作者/来源:詹慧 阅读: 【字体:

“敢”与“不敢”

                         ——反思教育教学中的二三事

从事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两年,教学中,我一直在摸索,时时反思。新理念和旧思想常发生碰撞,结果直接反映在课堂上,值得我思索和琢磨。

案例一:

这是苏教版一年级的课文《家》的公开课,孩子们用课文中的“——是——的家。”句式写诗,练习完时,还有六、七分钟才下课,这时间怎么安排?此时孩子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拓展了思维,是训练有感情朗读,体会小诗里丰富感情的最佳时机,但我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虽然平时有这方面的训练,但这是公开课,万一孩子合作得不好,或者发生什么意外情况,难以掌握,怎么办?最后,我选择了一个稳妥的做法,让孩子把作的小诗写在课本上。课后,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有了好的教学思路,却不敢实施?为什么不相信孩子的能力?

案例二: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头戏,在“会写字”的教学中,我把拼音、声调、字的笔画顺序和间架结构都讲得很透彻,笔画多的字,就带孩子一遍遍书空,讲解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干舌燥时,问孩子记住了吗?孩子们听得疲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想老师讲得越详细,孩子理解的就应该越多。可是,当我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傻眼了,并且时间不长,学过的生字却记不住了,看似详细的讲解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探究的机会。此后,我把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压缩,让孩子们观察生字,自己做小老师,教其他同学生字读音和笔画顺序。遇到难写的字就让孩子们想“金点子”记住它。比如学到“爷”时,孩子们说爷爷比爸爸老,为什么呢?“因为爷爷有长胡子!”“因为爷爷拄着拐杖!”(指爷的一竖)学完后,再利用习字册上描红,放出节奏舒缓的音乐,伴随着音乐,规范孩子的写字姿势,孩子们很快喜欢上这种形式,写字特别专注,态度也由原来的厌烦变成了喜爱。老师在课堂上放手了,孩子们反而学得主动了,单调的学习内容也因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变得生动有趣。

案例三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中有一个传话游戏:悄悄告诉他。我分别为全班三个大组设计了一句话,其中有句话里提到了一个孩子,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练习完之后意犹未尽,仍在讨论传话内容,课堂越来越热闹。是继续练习还是“安全”收场?我在脑中权衡,短暂思考后,我又悄悄告诉他们三句话,但三句话的内容改变了,第一组有个智力低下的孩子,我给他们设计的话是:我们爱某某;第二组有个为自己的兔子牙自卑的孩子,我为他们设计的话是:我们喜欢你的兔子牙。第三组有个胆小的孩子,我给他们设计的话是:某某是个勇敢的孩子。等他们传完那句别有意义的话后,我让每组最后一个孩子大声说出他们的传话内容,这时,课堂彻底沸腾了,孩子们聚拢在话中的孩子周围,笑着,喊着刚刚传的话。我看见那三个孩子的脸都是红扑扑的,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我知道孩子们在这个传话游戏里不只得到口语练习,我相信这三句短短的话会让爱的暖流流进每个孩子的心田。我庆幸没有失去这个让孩子们学会了关怀的时刻。

评析

一、“怕什么?”“为什么怕?”

我们说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主体,可是到了课堂中,我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孩子思考、提问、自主解决问题,怕孩子的质疑偏离主题,想“多”了,想“岔”了。怕课堂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怕孩子犯错误,怕自己犯错误,就这样,剥夺了孩子们学习的主人地位,所谓的读读、说说、讨论讨论,只是在教师思维的指挥棒下打造的千人一腔。

如果说我们不了解、不懂新课程,恐怕年轻教师们都不会同意,我们一直在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程啊!何况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多快啊!但仔细想想,我们学到更多的是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其实,真正禁锢我们的不是方法,而是思维。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中畏首畏尾?怕犯错误,怕把课上砸了,说到底还是一种陈旧的观念在作祟,想起一个小故事,有人问被称为“希腊七贤”的阿那哈斯:“什么样的船只最安全?”阿那哈斯回答:“是那些离开了大海的船只。”一节没有悬念、没有错误的公开课与岸上的船只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参加了新课程培训,但只学到新课程的标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吸收新课程的魂。我们年轻教师备课时更要备学生,尝试与学生沟通,课堂上,问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多想想,学生要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而不是追求课堂的“平稳”和“安全”。在新课程下,稳稳当当上课的想法是该剔除了,这种稳当埋藏了错误,也埋藏了探索,埋藏了发现。教学中,我们常告诉孩子,要创新就要大胆尝试,别怕失败,我想,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能否给自己一次迎接挑战、发挥潜能的机会呢?放手让孩子真正参与教学进程,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构建知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节课的失误怕什么,从失误里寻找问题,才能避免今后的大失误,才能真正在教学中成长。老师们多选择些教学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多一些尝试和创新,也多一些回顾和反思。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二、“敢做什么?”“为什么敢?”

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不可能完全体现,学生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框架,面对“意外”我们不应固守预设,应该尊重孩子的学情,敢于拓宽思路,案例三中,孩子们在第一轮传话中已经得到口语交际训练,完全可以“鸣金收兵”了。但孩子们情绪高涨,于是我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将渗透人文关注的话语当成训练内容,使之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师敢于在毫无准备下打破自己预设的框架,尊重学生的学情,是对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最好诠释,也是教师对学生人文关注的最好体现。由此我想,在我们的课堂中,除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还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博大深邃的人文精神,用人类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熏陶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撑起爱和美的天空。

反思案例二中两种不同教学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靠“填塞”和“死记”知识不可取,正如巴金老人所说,要给一把钥匙让心灵开窍,由自己去学,而不是靠别人“塞”。识字教学可以利用孩子已有的经验,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二是当孩子需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时,我们要敢于放手,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机会,记得有篇小学语文课文是:《自己去吧》说的是鸭妈妈、鹰妈妈放手让孩子自己学本领的故事,我们可不能学故事里的麻雀大婶,怕孩子半路出问题,得克服在孩子学习中过多的关心。

课堂里的“敢”或“不敢”,都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一种体现,正如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所指出的,语文课程是师生“生命和灵魂” 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认识自我,成长自我。我想,我的课堂里还需要更多的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