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编辑日期:2018/11/26 作者/来源:郭丰科 阅读: 【字体:

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    计香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课堂内容的广度和宽度(课堂容量),也与课堂厚度(学生的理解水平)密切相关。这好比一个长方形,它的体积=底面积×高,而课堂教学效果=课堂容量×课堂厚度,课堂的厚度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才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深度学习      课堂效果       课堂厚度

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在关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革,作为小学数学学科,当我们聚焦课标的落实,关注“四基”的实施,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时,不难看到学生的学习依然存在浅表化、浅层化的问题。深度学习,倡导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热,注重学生学习的自然发生,直接指向学生学习的本质,必然催生学习方式的悄然变革。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为孩子提供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情境

通常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位老师课前都会都一段小小的情境引入,但有些感觉有些牵强,引入不自然,这样容易让部分学生在一上课就失去了兴趣,更不谈接下来的学习能力了。之前有幸听过张齐华老师的一节《超市建在哪儿》,,全课只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在相距6千米的两个小区之间建一家超市,建在哪儿比较合适?史教授提到过,未来的数学教学评价中,我们可以创设更多开放的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不得不说,这道题以其丰富的现实性开放性和整合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回到问题本身由于整节课只有这一个问题,极简的问题框架,开放的问题结构,给学生置换出的必然是巨大的思维空间。不同的学生,因其差异化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维角度,往往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向与认知结构,观点的碰撞、思维的纠缠、文化的交锋在所难免,但学生正是在这种交流沟通中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反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联系与综合,实践和体验。有效的反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比如认识年月日的教学内容,我听过有一节老师的课,他是让学生课前回家自己制作一张日历,课上和同学们共同交流,大家所制作的日历,最后修改完善。我认为本节课的老师对于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把握的特别准确。教师关注个核心,要点对学生表现进行及时性、过程性、经常性的反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脚手架”。课前的作品制作、课堂的展示交流、课后的反思都可以作为反馈的内容要点。反馈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准确,而在于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有效的反馈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时效性的助推器,是学生学习的导向,是教师提高教学受益的抓手,更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三、注重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一次深入学习的机遇,教师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起点,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基于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有的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只有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实际上,在培养发现、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当学生带着发现的意识探索新知时,能够就课堂学习与自我认知中的矛盾点提出问题。现已“小数乘法”教学中学生的提问引发思考为例进行分析。

教学“小数乘法”例题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让学生根据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经验,独立尝试解决小数乘小数5.6×0.4,然后介绍方法。一位学生在黑板前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计算过程,过程讲解的很清楚,授课教师正要询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时,另一位学生面对同伴的介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生:我的结果也是这个,但为什么这个数越乘越小了呢?学生算对了,却依然高呼不明白,班级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纷纷议论乘法不都是越长越大吗?此时授课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精神进行了鼓励,学生发现了问题,并且提出了问题,这其实是学生思维的燃点。为此我课下与提出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在课堂上同样有疑惑的几位学生也逐渐围拢过来,提出新的问题和看法。教学一个技能、一种计算方法,可能会让学生记起来,很快,用起来很熟练,教起来也很轻松,但做对了,学生依然可能不明白。只有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质疑,再参与其中,促进学生表达与交流愿望的产生,在交流中学会与人合作,认识自我,尊重别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才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

四、创设开放性课堂

所谓“开放型”数学课堂,就是通过教师对所授教学内容事实的删减和进行巧妙的调整,对整个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促使学生通过定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项思维,从而发展学习能力。

如何构建开放式教学,我认为,基于以下一点认识:一是教学思想开放。实施开放式教学,教师要有与时代相容的教学思想,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对知识的单一讲解,很少有时间操作游戏活动;采用各种手段强制学生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数学知识的状态,导致学生“思维机械化,缺乏能力”。现在我们把教学改革的重点转向学生,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学生只有真正的开放教学思想,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习的智慧才能不断提高。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教学中永远有两条看不见的线,其实教师心中预设的线,其二是学生思维进程的线。二是教学内容开放。亲,课要给我们影响最深的是:数学包括了基础知识、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内容。教学过程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又能提高组织材料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课堂教学环境开放。“开放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教学形式,它能够使教学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增加教学的自由度、选择性和灵活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五、深入生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因为学生体验最多的是生活,在生活中可以发现问题,并引发自己的观点,从而在生活中再认识。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更能检验数学知识,如果只学不用,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用价值。因此,我们教育教学,要把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到生活实践中去运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接受生活。以前,学生总是抱着书本,在题海中漂游,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素质和数学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已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有了自己的空间,可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堂教学也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挖掘数学的本质——生活。如在教学统计图这节内容中,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我布置了这样几个带有生活性的问题:1、收集上年度自己家中各个月份用电或用水的数量,设计成统计图;2、根据自己上学期语文、数学各单元的检测成绩,制作成统计图;3、收集班级中上学期获得各种奖励的人数,制作成统计图。这样,在作业中渗透进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接受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2、走进生活。

生活是一个大熔炉,在生活实践中可以锻炼人的能力,在应用数学知识中更能体现生活的实在意义。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各种形式领会生活与数学的内涵。在课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学,到生活中去拓宽自己数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去检验数学的原理。如在教学旅游乘车方案设计的实践活动课时,让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考察,了解交通的工具,包车等情况,收集比较全面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分组作充分的讨论,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科学地进行论证。以假如你是旅游的经济管理员为题,设计一份自己认为合理的旅游方案,并进行分析。这样,把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投入到生活中,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积累实际生活的经验。

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这些要素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建无疑指明了方向。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展开深度学习是让课堂学习真实发生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抓住教学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聚焦思维过程,主动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发展数学思考。唯其如此,才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