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苹《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读后感

编辑日期:2013/7/8 作者/来源:贾东琴 阅读: 【字体:

《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这本书,得到很多启发。作者侯登强在持续三年陪伴一个班学生时写下的随笔,记录了教师与儿童在学校相遇后自然生成的教育故事。作者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倾听、共情等方式,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和家庭因素,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成长。这种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可为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育视角,并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和自身成长的幸福。

本书按照“体恤、陪伴、倾听、激励”四个主题词来将故事进行分类,实则也表达了对教师专业姿态的期待。教育是成就人的事业,教育者必须与儿童有更多情感的的互动才可以实现帮助其成长的目的。本书以提炼出的主题词为线索,将平凡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熠熠生辉的项链。

当前,一线教师对待教育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学层面做了大量工作;而育人心灵的途径主要借助活动的开展来熏陶。剥离化的教育生态,让学校变得功利、麻木,让教师找不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不得不说,教育的根本不在设施的高档与否,而在于人的素养,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

教师是达成教育根本的关键所在,一个好老师可以创造一所安全、温暖的教室,更可以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最有价值的教育实践。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指要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来创造各种教育的情景和教学的策略,还包括教师本身与儿童相处过程中所呈现的专业智慧和悲悯情怀。相比而言,后者要比前者更为重要。而在《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这本书中,侯登强老师所提出的主题词,生动而准确地概括了教师走进儿童世界的途径,同时也向我们一线教师展现了教育中最美好的价值所在。台北教育大学的林士真教授在序言中引述著名教育家罗宾森爵士的观点:各国都在做教育改革,但改革只是改变做法,不能适应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的是教育的革命,也就是把工业模式的机械式的训练,转变为农工业有机模式。深深认同这样的观点,教育需要回归,回归到人的本身,回归到对人性的精心呵护,回归到对心灵的浸润熏陶。教育的伟大之处是基于人的发展,成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成绩、成效的手段。

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与其他教育叙事的不同。也常见很多老师的教育故事,一件事情,有起因,有经过,有措施,有结果,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教育是如此容易的事——当然,里面也不乏爱意,不乏感慨。但读侯登强老师的文字我发现他所面对的教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有纠结亦有喜悦。在《好好陪你走一程》中的明得到侯老师用心良苦地关注,从一个不被人重视的标签学生变成老师身边的“热点人物”。可贵的是,侯老师并没有因为明的不断示好而沾沾自喜,在《走进你,不是为了控制你》一文中,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出了新层次的教育思考。如果你不能发现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就不可能有如此体贴入微的关注。这让我相信:教育是难的,教育又是值得不断坚守的。

情意是始终贯穿在每篇文字中的,篇篇如此,可谓情怀。这是一种对儿童世界高度关注的心态所致,儿童的言行神态,在他的文章里清晰可见。阅读中重会被一种朴素的淡淡的情意感染,文字里的气场定是作者用心写作的结果,而写作的心意必源于经历的奇妙体验。我有理由这样认为: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作者亲历,都在作者心里留下了温馨的教育味道。由此我想到,要做个好的写作者,必须先做个好的实践者、体验着、记录者。

侯老师的教育叙事与一般教育故事不同的关键点是他对教育技术与教育情怀的完美融合。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我掩卷自问:为什么可以有如此酣畅的阅读体验?纵观全书,故事是动之以情的,更是晓之以理的。“理”既有教育之理,更有技术之理。每篇的文章中,会读到作者对教育的体悟,那些带着“发现”意味的句子成为故事的点睛之笔。而对于一些特殊事件的处理,又是如此巧妙,彰显了作者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素养。比如,在儿童发生冲突时,让双方写下事情的经历来申诉;比如在儿童有特殊表现时的心理分析和引导;比如对儿童共情心理的开启……我想这本书为我们传递的一个讯息是:教育需要有技术智慧的爱。

书名《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将“有故事”三个字提出来,无疑也是对一线教师的一种方向引领。引导更多教师关注自身的教育经历,引导更多教师思考自己平凡而卓越的教育生活。内容简介中提到书中记录的是侯老师与儿童在学校相遇后自然生成的教育故事,这种自然的状态是自由的,舒展的,又是带着理性的——每一天与儿童相遇,每一天有新的体悟。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桎梏的教育制度中让心灵沉静,在乎每一天的经历,在乎每一个儿童的感受。今天我们读到侯老师的故事,明天我们也会写下自己的故事,并在故事的讲述中传递出教育的新希望。

在这样骄阳似火的季节,能够读到这样一本清新的书,我开始憧憬着自己教室里即将发生的故事。文末,还是引用作者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生命里有太多偶遇,用心体会,慢慢欣赏,我们都会成为彼此生命中美好的过客。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应该向医生那样,望闻切问,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孩子传递过来的信息,在没有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判断之前,不轻易下结论,不随意给孩子定调。要从容地向孩子传递善意,播下美好,小心地呵护与我们相遇的每一颗心。